您的位置: 中医药文化建设专题 历史回眸

历史延革

发布时间:2015-04-01 16:20:46
1941年,广西省政府将南宁、梧州、桂林3个省立医药研究所合并,改称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。当年冬,创建附属医院,命名为“广西省立中医院”,院址设在南宁市繁华的中山路中段,当时医院面积仅100平方米,设病床15张。
 
1944年,因日军侵占南宁而撤到田阳县那坡镇。
 
1945年夏回迁南宁,“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”改名为“广西南宁高级中医职业学校”,这是当时中国唯一一所公立中医学校,医院也同时改名为广西省立南宁高级职业学校附属医院。
 
1948年,广西南宁高级中医职业学校因国内战争而停止招生。
 
1949年底,附属医院暂停运营,人员疏散,医院搬迁到新华街的民房暂时挂牌,设岗留守。
 
1950年初,医院由南宁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,陆续召回部分医务人员,因学校停办,医院恢复了“广西省立中医院”原名。
 
1953年,改名医院为广西省人民中医院,设有中医内科、中医外科针灸科门诊。
 
1954年,医院归属省卫生厅管辖。
 
1955年9月,迁至共和路122号(原省立医院门诊部),增设留医部,设有综合病房,开放床位20余张,职工增至110余人,同时成立了党支部。
 
1956年9月,南宁中医学校(广西中医学院)成立,作为学校实际上的附属医院,借此春风,医院吸收了一大批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的名中医来院工作,从此开始奠定了在广西中医医疗机构的龙头地位。
 
1958年秋,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,医院定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中医医院,医院再次扩建并搬迁到建政路一里1号(现东葛路医院第一生活区),建筑总面积6922平方米,病床数增加到113张,年住院病人数600多人次。
 
1963年,医院改名为广西中医专科学校附属医院。
 
1964年,医院改称为广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。
 
1970年,定名为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。
 
1980年,医院扩建搬迁现址,同年医院门诊楼启用,护理部成立。全院设病床286张,职工504人(含护校26人)。
 
1982年,外科楼启用,针灸科病房成立。
 
1985年,高干病房启用,护校从医院脱离。
 
1987年,内科大楼启用。成立病理科急诊科。全院共设病床427张,职工638人。
 
1988年,推拿科病房成立。
 
1989年,成立了党委、纪委。
 
1990年,五官科病房成立。全院共设病床501张,职工710人。曾宜敬、周基邦、李士桂、黄荣活四人被授予“全国名老中医专家”称号。
 
1991年,综合楼启用,成立质量控制办公室。
 
1992年,恢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医院名称,购置第二生活区土地13亩。
 
1994年,制剂楼建成投产,为医院的中医药特色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劲。
 
1995年,通过了国家“三级甲等中医医院”评审。同时与广西中医学院医疗系实行院系合一,设置有10个教研室。
 
1996年,购置仙葫开发区土地21亩,为医院的再次腾飞做好准备。特色医疗健康中心成立。
 
1998年,医技楼启用。
 
1999年,仁爱分院正式开业。
 
2001年,挂牌“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”,医院同时使用三个名称: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、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、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医院。开放病床630张,年门诊量85万人次,住院病人1万余人次。
 
2002年,急诊楼建设完成投入使用。
 
2003年,新增广西红十字会中医医院院名。
 
2004年,医院控股投资的广西元之源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成立。住院综合楼全面开工。
 
2005年,全国首家“经典研究所”成立。
 
2007年,我院住院综合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,被广西建设厅评为“广西节能第一楼”的住院大楼现代气息和传统文化相结合,使医院的医疗、科研、教学环境和资源得到了质的提升,编制病床数增至1100张。
 
2008年,顺利启用“广中医就诊卡”、“LIS检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”。
 
2009年,原外科楼改造为住院北楼,内科楼改造为新门诊楼,医院本部医疗区布局改造基本完成,医院病床数达到了1350张。
 
2010年,仙葫分院建设项目获得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立项批复,并被列入了“广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”,获得了自治区本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。
 
2011年,医院获得国家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,脑病科、肝病科、中医心血管内科等3个专科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。“广西壮瑶医院”初步拟定落户在我院的仙葫分院,医院本部旧门诊楼拆除改建的工作也正在筹备进行。
 
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

历史延革
返回手机版
医院导航 就医须知 预约挂号 查询缴费 健康体检 官方微信
智慧医院 智慧医院 医院微信订阅号 医院微信订阅号
纪检举报 安全生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