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动态 - 李桂贤工作室

您的位置: 李桂贤工作室 最新动态详细

读书心得-泻心汤-陈国忠

发布时间:2020-10-28 14:30:00 来源:系统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李桂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学术活动记录

时间

2020.07.28 19:00

地  点

传承工作示教室

工作室成员

陈国忠

指导老师

李桂贤

主题:泻心汤临床应用体会







本次学术活动由工作室成员陈国忠主任医师分享《伤寒论》泻心汤临床应用心得体会:

《伤寒论》原文:伤寒五六日,呕而发热者,柴胡证具,而以他药下之,柴胡证仍在者,复与柴胡汤.此虽已下之,不为逆,必蒸蒸而振,却发热汗出而解。若心下满而硬痛者,此为结胸也,大陷胸汤主之。但满而不痛者,此为痞,柴胡不中与之,宜半夏泻心汤。伤寒汗出,解之后,胃中不和,心下痞硬,干噫食臭,胁下有水气,腹中雷鸣,下利者,生姜泻心汤主之。伤寒中风,医反下之,其人下利日数十行,谷不化,腹中雷鸣,心下痞硬而满,干呕,心烦不得安。医见心下痞,谓病不尽,复下之,其痞更甚。此非结热,但以胃中虚,客气上逆,故使硬也。甘草泻心汤主之。

半夏泻心汤证和甘草泻心汤证是伤寒误下所致,生姜泻心汤证为汗不得法所致,均使脾胃之气受损,邪气乘机内陷,寒热错杂阻于中焦,脾胃升降失常,气机痞塞,故三者均出现心下痞之症。半夏泻心汤以半夏为主药,药量独重,偏于降胃逆,止呕吐,用于湿热痞证呕吐明显者;生姜泻心汤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加生姜四两,并作为主药,清热化湿之中,又偏于和胃降逆、散布水气之结,用于心下痞兼有水饮内停之证;甘草泻心汤独重甘草,因其具益气和中之功,用于叠经误治,脾虚较甚,痞利俱甚者。半夏泻心汤由半夏、干姜、黄连、黄芩、人参、甘草、大枣七味药组成,为辛开苦降甘调的代表方,又为寒温并用、补泻兼施之方。黄连、黄芩性寒味苦,能降逆胃气;半夏、干姜性温味辛,散脾气之寒;人参、甘草、大枣味甜,补中益气,调和脾胃。此方为小柴胡汤去柴胡,加黄连,生姜改干姜,意在调和脾胃,故亦属和解剂。

半夏泻心汤是治疗脾胃之气失和,心下痞满而挟有痰饮的一种痞证,后人将其称为痰气痞。因其挟有痰饮,故兼有呕吐之证。此证气机升降不利,中焦痞塞,胃气不降而生热,故用芩、连之苦寒以降之;脾气不升而生寒则肠鸣下利,故用干姜之辛热以温之;痰饮扰胃,逆而作呕,故用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;脾胃气弱,不能斡旋上下,故以人参、草、枣以补之。本方清上温下,苦降辛开,寒热并用,以和脾胃,为治疗心下痞的主方。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加生姜减干姜用量而成。治疗胃中不和,心下痞硬,干噫食臭,肠鸣下利,或胁下作痛,小便不利,脉沉弦,舌苔水滑。证属脾胃虚弱,中气不运,饮食不化,水饮内停而成痞。药用生姜健胃以散水饮,佐以半夏涤痰以消痞气;干姜温中以祛寒气;人参、甘草、大枣甘温扶虚,补中益气;黄芩、黄连苦寒而降,以治胃气上逆。刘渡舟老认为:本方的辨证要点为胁下有水气,临床表现当为胁下疼痛及腹中肠鸣。在使用本方时通常加茯苓以健脾利水。甘草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减人参,加重甘草之剂量而成。治疗心下痞硬而满,腹中雷鸣,下利频作,水谷不化,干呕心烦不得安之虚气痞。方以甘草命名,义在缓客气之逆,益中州之虚;佐以大枣之甘,则扶虚之力为大;半夏辛降,和胃消痞;芩、连清其客热;干姜温其里寒。务使中气健运,寒热消散,胃气不痞,客气不逆则愈。本证由于反复误下,脾胃气虚较重,成痞利俱甚之证。因此,按林亿所云,此方无人参,乃脱落之故,本方当有人参为是。本方与半夏泻心汤相比较,增加了炙甘草的用量,而药味相同。

三方药物相仿,治疗略同,但同中有异,其中辛开、苦降、甘调各有偏重。如半夏泻心汤证以心下痞兼呕为主;生姜泻心汤证以心下痞硬,干噫食臭,胁下有水气,腹中雷鸣与下利为主;甘草泻心汤证则以痞利俱甚,谷气不化,客气上逆,干呕心烦不得安为主。






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

读书心得-泻心汤-陈国忠
返回手机版
医院导航 就医须知 预约挂号 查询缴费 健康体检 官方微信
智慧医院 智慧医院 医院微信订阅号 医院微信订阅号
纪检举报 安全生产